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出台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参照制定修订本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实施办法,明确支持举措,实行分类评价,并适时调整完善。各地各校制定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国家“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与以往各地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相比,不仅仅满足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基于上述要求,国家“双师型”教师认定基本标准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基础上突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可以说国家构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的升级版。
实施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一是开展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事实上,2000年教育部和学位办创造性地设置了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项目,单独招生、单独考试,实施16年来,平均每年培养2000名左右,为职业学校培养了大约3万名硕士研究生教师,受到中等职业学校普遍欢迎,可惜为了规范招生考试而取消。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范要求,2016年停止了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教育,而在教育硕士中增设了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始为职业学校培养硕士层次的职教教师。根据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的经验,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费、个人薪酬等问题存在压力,由于在职提高学位也属于继续教育,为此,建议一方面应把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纳入国培项目或省培项目,给予职业学校教师一定的学费补贴和一定的个人教学工作量的认定;另一方面,在入学考试方面给予优惠,或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或单独考试。同时,要把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技术技能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纳入招生范围,也可以招收在生产一线有一定工作经历、特别优秀的高职毕业生,研究生毕业后通过一定的考核纳入职业学校专任教师队伍。在培养方式上,以校企合作项目制或校企分段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
二是开展职业学校博士“双师型”教师培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如前所述,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已超过50%,“双师型”教师成为专业课教师的主体,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进程越来越多由“双师型”教师承担,而目前无论是本科层次的“双师型”教师,还是硕士层次的“双师型”,大多理论教学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弱,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能力非常有限,迫切需要博士层次的具有创新和研究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职教“双师型”博士培养项目,项目从2013年开始招生,招收具有工科硕士学位的在职教师,构建“四三”育人模式,形成了“工科+教师教育”跨学科培养体系。“四三”育人模式,第一个“三”是三导师,培养院校导师、职业院校导师、企业导师;第二个“三”是三基地,校内基地、企业基地、职业院校基地;第三个“三”是三实践,工程实践、教学实践、创新实践;第四个“三”是三结合,教师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技术创新教育与工程教育结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结合。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招生和录取比例高达7∶1,毕业学生许多成为职业院校领军人才。在总结以往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单位范围,迅速扩大招生规模,充实完善职业院校专业领军人才。
积极推进职教师资本硕一体化培养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双师型”教师才能进入职业学校。多年实践表明,“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突出“三性”特色,即专业性、职业性和师范性,要正确处理好三性的关系,师范性是根本,专业性是支撑,职业性是特色;而且要做到“三性”融合。专业性是主体,就是依托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开展专业教育,基本达到普通本科专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性就是加强校企合作,突出技能训练,师范生应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师范性就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培养的也是师范生,也应遵循国家对师范生的基本要求,如“三字一话”、教育实践等。在四年时间要把“三性”做强,非常不易,尽管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融合,但四年的时间做强“三性”,显得捉襟见肘。目前,我国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招收的大多数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方面,缺少中等职业学校需要的实践教学能力,不符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职业教育情怀,毕业后到职业学校从教比例不高。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本硕连读,就可以进行系统设计、贯通培养,统筹6年的时间,深化校企、校校合作,充分发挥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企业实践实习可以延长到半年到一年,教育实习时间延长到半年,切实把“三性”做强做实做优。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
早在1998年教育部印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1999—2003年建立60个(56+4)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2年国家又新建了41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其中培养培训基地33所,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8所,形成了100个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从“十一五”期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每五年实施新一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经过17年的持续培训,极大地促进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倡导依托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意见》也指出依托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发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培养培训。近期,教育部重新遴选和公布了17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3—2025年),新的培训基地以培训团队的形式组建,牵头单位联合同类院校和行业企业6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共同体成员单位在专业领域和培训工作中的特色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持续跟踪指导,加强示范引领,努力打造国培基地品牌。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落实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坚持面向实践和强化行动能力的育人要求,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结构,推动校企建立协作共同体,建设高水平、结构化“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重要举措,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如前所述,《意见》中的产教融合以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全面的形式实施,产教融合的形式很多,但产教融合最终要由人来落实,因此职业学校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设置灵活的用人机制,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团队聘任与个人聘任相结合的方式,支持职业学校公开招聘行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任教。同时,设立一批产业导师特聘岗,按规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采取兼职任教、合作研究、参与项目等方式到校工作。按照新《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有专业知识或者特殊技能的人员,经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合格的,才可以担任职业学校兼职专业课教师。同时,校企合作双方互相选派人员,以双向兼职、双重身份、双岗一体的形式,形成“互兼互聘”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常态机制。职业院校派出的人员由企业聘请其兼任部门领导、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顾问等岗位职务。企业派出的人员由院校聘请其兼任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实训指导教师等岗位职务。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要协助安排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协助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到院校承担教学任务;协助引入生产性实训项目,协助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等。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明上网 客观留言 严禁造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