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网banner图
刘晓:共同富裕进程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社会运行机制、人民生活水平等发生了颠覆性变革。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如何以更高作为推动共同富裕,是今后一段时间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跳出教育审视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已不单单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需要放眼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思考如何赋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职业教育要高层次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在数字化技术驱动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创新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特点。加快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劳动者是产业转型升级中提升产业价值的重要突破口。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将专业覆盖国家、区域发展重点产业,高移人才培养层次,将我国产业体系“大”的优势转化为“强”的潜力。


职业教育要保障全面充分高质量就业。当前,传统的阶梯式职业生涯路径正在消失,雇佣方式多样给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生涯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就业市场中技能报酬溢价不明显,职后技能培训供给存在缺口。职业教育要增加高层次技术技能供给,提高对劳动者职业生涯技能发展的支撑水平,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与发展适应力,将我国人口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职业教育要提供高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与诉求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一方面要赋予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另一方面要给予个性的成长路径。职业教育要做好青少年的职业启蒙,打通人才个性化成长通道,全方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职业教育要高位移推动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共同富裕下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一方面要为就业困难群体能力提升服务,实现收入水平扩中提低;另一方面要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职业教育要发挥对全社会人力资本提升的托底作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强老龄人口二次红利开发,缩小城乡居民技能素养差距,让技能真正融入人民生活。


   放眼全局重构职业教育体系

新时期,我国要实现从学历社会迈向技能型社会,受众群体从技能谋生转向技能致富,从就业托底到充分高质量就业,从资源不平衡不充分到资源全民优质共享。这就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视角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定位,形成“全生命周期、全技能贯通、全领域覆盖、全社会认可”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变过去“托底”教育的不良形象和定位,迈向建设“高作为、高层次、高位移、高质量、高认可”职业教育的新征程。


所谓“全生命周期”,是指职业教育要将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到全年龄段,涵盖职业启蒙教育、全日制职前培养、在职培训、专门化的社会培训项目以及老年职业教育等,贯通人的全生命周期。首先,要丰富职业启蒙实践形式,加快开发各类职业启蒙公共资源,探索以场馆学习、社区教育、场景体验等多种方式开展职业启蒙。其次,要打通职业教育上升路径,逐渐建立起与学科知识体系平行的技术知识体系,形成具有类型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再其次,要重视职后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新业态下数字技术应用,推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新模式,广泛吸纳非正规就业群体接受正规职业教育与培训。


所谓“全技能贯通”,是指职业教育要以职业生涯为轴心,涵盖技能操作、技术应用、工程实施等各级各类技能。首先,要加快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行的区域性技能服务站,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群)、优质职业(技工)院校和专业建设,提升职业(技工)院校办学条件,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其次,要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以高端教学水平支撑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所谓“全领域覆盖”,是指职业教育要以产业链为核心进行全产业、全区域覆盖。首先,要建立国家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供给谱系,开展技能人才总量、种类、层次等需求预测,建立技能人才预警机制,数智赋能产业发展。其次,推动“高精尖缺”重点领域技能人才培训,支持企业牵头带动社会人群技能升级迭代。再其次,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强化“弱困稀特”重点人群技能提升,加强新型农民培育,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


所谓“全社会认可”,是指职业教育要以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为重点,形成人人参与、时时参与、处处参与的文化生态,充分挖掘全体人民内生发展动力,全民高度认可、高度参与、高度享有。首先,要建立学历水平、技能等级、专业技术等级转化互通机制,提高技能在就业市场中的认可度。其次,要健全高普及、高参与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困难群体就业技能托底与产业工人群体的技能提升提供支持,为老年人开设职业技能和创业类课程。

 

  抓住问题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职业教育法为我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时代鲜明的建设路径。


完善职普职技融通,贯通成长通道。在中小学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并建立学生职业启蒙成长档案。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建立学生多次选择、个性发展的普职分流机制。扩大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一体化、“3+2”等长学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推进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学生学籍转入普通高中。鼓励符合国家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双高计划”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相应领域的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着力打造职技融通生态,鼓励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参加世界、全国、全省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共享训练设备、共建专业师资团队。架起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桥梁,扩大职业教育内涵,以更大平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扩大社会企业参与,激发办学活力。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设立一批产业大学,短期内实现社会人群技能升级迭代。推动“高精尖缺”重点领域技能人才培训,建设一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培育重点产业紧缺技能人才。强化“弱困稀特”重点人群技能提升,建设城乡三级全覆盖的“技能服务站”,构建村村“一站、一平台、一技能”的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并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率先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落实“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信用”政策,激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活动。


加强职教师资培育,夯实教育质量。加大建设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的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培育一流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在综合大学试点“4+2”本硕贯通的职教师资培育模式。增加职教师资教育博士点专项,实施博士层次高水平职教师资专项培养工程。建立产业教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以高端教学水平支撑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2-09-30 11:42职教新闻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客观留言 严禁造谣